
中方还没到旧金山,拜登就对华连出两招,谢锋连提“三个需要”
日前,备受国际各界瞩目的中美领导人年度会晤终于敲定日程安排。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月10日宣布,将于本月14日至17日赴美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方领导人,将与美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沟通。
作为巴厘岛会晤后中美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谈,“旧金山会谈”对中美关系乃至全球局势的影响都是可以预见的。考虑到近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止跌企稳势头,两国在经济、气候问题等领域的沟通合作,也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政治解决地区及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外界普遍认为本次中美领导人会晤将为加强彼此乃至国际间的团结协作提供重要机遇。
虽然各界都对此次会晤怀有很高期待,华盛顿方面也致力于促成本次领导人会谈,但中方没到旧金山之前,拜登政府却对华“连出两招”,让人不禁怀疑美方的诚意了。
第一招,是在仁爱礁问题上“站边”菲律宾,扬言菲方机舰一旦在南海面临武装威胁,美方就将依据共同防御条款介入南海局势。消息称,拜登政府这番表态是在菲补给船又一次被中国海警强势拦截驱离的情况下做出的。有证据显示,被拦截的菲船只上有不少随船报道的美国记者,仁爱礁附近空域还有美海军侦察机抵近侦察,此次冲闯行为很可能是华盛顿怂恿下的一次蓄意挑衅。
第二招,是对北京施压,扬言驻俄中企将面临“严重后果”。同中美经贸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会晤期间,美财长耶伦称,有证据证明部分中企正帮助俄国防工业部门提供材料支持,美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将对相关企业予以制裁。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财政部已经不止一次以“军援”俄罗斯为由对中企动手了。如今美方再度制裁所谓的“涉事”企业,既有不希望中俄军事合作进一步升温的意思,也证明美方并未放弃借机打压中国实体的尝试。
面对拜登政府出的这两招,中方也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要“通往旧金山”,需要重回巴厘岛共识、需要做好全过程管理、需要双方相向而行。
谢锋指出,要促成中美领导人会晤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三个“需要”。首先,是需要重回巴厘岛,将不寻求“新冷战”,不支持“台独”,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等承诺落到实处;因为只有践行承诺,才是推动双边关系回暖的前提跟基础。
其次,是要做好全程管理。用王毅外长的话来说,通往旧金山”不能靠“自动驾驶”,要在对话中营造良好氛围,也要在对话后扎实推进落实。只有避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不断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沟通合作。
第三,是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中方希望美方明白,用行动排除干扰、管控分歧,不逾矩、不玩火、不折腾,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是中美关系回归正轨的必经之路。只有相向而行,才能促成旧金山会议的顺利进行。
